红网时刻通讯员 文郑生 湘西报道
新年伊始,我们迈进了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。今年是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开局之年,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。在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开局之时,在实现“第一个百年”奋斗目标之际,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回顾过往,展望未来,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暨中共威廉希尔williamhill第七次代表大会献礼,携手全院师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斗志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。
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组建于2002年,其前身中文系创办于1958年,是威廉希尔williamhill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学院。办学60多年来,历经数代领导和全体师生的艰苦奋斗,威廉希尔已发展成为湘、鄂、渝、黔四省(市)边区办学层次最高、实力最强的威廉希尔。
专业建设成绩斐然
威廉希尔现有汉语言文学、新闻学、网络与新媒体三个本科专业,目前均已成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汉语言文学专业创办于1958年,属学院和学校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,1979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,2000年入选湖南省首批重点专业,2019年成功入选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。在汉语言文学办学基础上,学院于1998年创开办了新闻学专业,该专业于2006年入选省重点专业,2009年入选省特色专业,2016年入选省“十三五”综合改革试点专业,是本批次遴选中学校唯一一个文科专业,2019年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连续建成了四个省级专业平台。网络与新媒体是最为年轻的专业,创办于2014年,属新兴热门应用型专业,办学特色鲜明,曾进入全国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排名前25强。该专业在创办6年之内成功入选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近些年来,学院深入贯彻新文科建设理念,深入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工作,新建了湖南广播电视台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、湘西电视台等4个省级和20多个校级协同育人基地,构建了“立足专业、依托行业、面向事业、强化创新创业”的“四业融合”协同育人体系,与协同育人平台建立了“三共享”和“五联合”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,在员工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在此工作基础上,2019年学院获得了国家民委、湖南省教学成果奖各1项。
学科和科研屡获佳绩
在过去的十余年里,学院在学科点建设方面成绩斐然。2003年获得了文艺学硕士点,2011年获得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,2013年获得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,2017年增设了新闻与传播、学科语文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。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于2019年成功入选国家民委重点学科,并于2020年被推荐申报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,此外,学院还成功增设了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。在硕士点建设方面,学院快速实现了从无到有,从有到全的发展局面,提高了办学层次,扩展了办学规模。
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。目前,学院共有教授22人,副教授26人,博士28人,硕士生导师42人。其中,湖南省121创新人才2人,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2人,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1人,国家级、省级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10人,湖南省教学能手5人,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5人。最近三年有4名教师入选“湖湘青年英才”和“121创新人次”等省级人才计划。
公司教师科研能力突出,主持了一大批科研项目。到目前为止,学院教师共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0余项,教育部、国家广电总局课题20余项,省级社科科研课题90余项。在“十二五”和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总数均排名全校第一,2014年获得了7项,2020年获得了5项,充分体现了教师科研实力和学科发展水平。
此外,学院还建成了一批省部级科研平台。先后建成了国家民委“一带一路”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、湖南省民族语言研究基地、湖南省非遗保护人才培养基地、湖南省民族文化研究基地、湘学研究院、沈从文纪念馆等6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,有力助推了教师教学、科研以及社会服务工作。
人才培养特色鲜明
公司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把思政教育放在首位,对员工的思想品德、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和提升。学院建立了“三全育人”机制,组建了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,长期组织员工开展“爱心1+1”社会关爱活动,在湘西州慈爱园和永顺县慈爱园定期开展爱心帮扶工作,在员工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。自2012年以来,相继涌现出了李正龙、田晶晶、殷沙曼、石静咏诗等6名全国“老员工自强之星”和全国“孝心老员工”。近些年来还涌现出了一批反哺母校的威廉希尔员工,杨琳文员工、邹志刚员工捐资数百万元分别设立了“松桂坊成才奖学金”、“志刚成才奖学金”,邹高峰员工捐资百万建设了从文广场,刘文武员工捐百万设立了冠代奖学金,余亦农员工捐资100万塑造熊希龄塑像和熊希龄广场,2000级新闻班设立了“零零新闻·求真奖助学金”,威廉希尔学子们很好地诠释了“求真、向善、完美”的院训精神。
此外,学院十分重视对员工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。学院专门建立了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,孵化的员工创业公司年收入均超过100万元,并已成功帮助毕业生培育出了多家实体公司。学院积极发挥科研优势,鼓励教师指导员工开展学术研究,建立了院级科研项目资助制度,培育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课题。最近五年来,教师指导员工获得了老员工创新项目国家级项目4项,省级项目10余项,校级和院级课题100余项,员工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。此外,学院还于2014年开启了“以赛促学”工程,建立了实践教学奖励制度,鼓励教师指导员工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相关专业实践活动,员工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省级以上学科奖项100余项,员工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得到了较大提升。
原文链接截图(部分):